参考消息网6月17日报道外媒称,中国15日通过一个具有重大地缘战略意义的里程碑事件展现其科技实力:打破量子通信距离的纪录。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6月15日报道,中国一个科学家团队15日宣布,首次使用量子技术实现加密信息的同时传输。加密信息从太空卫星发出,抵达相距1120公里的两个地面望远镜,这个距离大约是迄今已实现距离的近10倍。
报道称,量子现象产生于微观层面,但可以对现实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处于纠缠状态的两个粒子无论相隔多远,只要测量了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另一个粒子的状态也会相应确定。若有人试图在传输过程中观测粒子,则粒子的状态就会改变,纠缠状态也会破坏。这项属性使得创建一个理论上不可能被破坏或入侵的量子通信系统成为可能,因为窥探者单单进行观测就会破坏信息。
中国科学家15日在英国《自然》周刊网站上发表一篇论文,详细阐释了利用纠缠状态的光子来传输密钥的过程。光子从在距离地球50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的“墨子号”卫星发出,抵达相距1120公里的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站和青海德令哈站。
报道指出,1比特的信息使用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光子来加密。中国科学家这次展示了372比特密钥的安全传输。密钥可用于解锁通过任何渠道传输的加密信息,包括互联网和电话。
报道注意到,中国科学家在研究中使用不同类别的攻击来测试系统,结果显示系统安全。这种传输方式的速度和效率大约是地面光纤的上亿倍。研究负责人指出,这项工作为创建全球量子通信网奠定了基础。
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量子通信专家何塞·加西亚-里波利说:“没有人在如此远的距离完成过这项工作。中国科学家在技术层面上取得了独一无二的成就。中国正处于这个领域的前列。”
另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6月15日报道,15日,一个科学家团队在《自然》周刊上声称,在一颗卫星与两个大约相距1120公里的地面站之间,成功试验传输了一个用于对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的密钥。
报道称,这些中国作者于2017年首次报告在卫星传输中利用量子纠缠取得成功。现在他们表明,他们已提高其效率、降低其错误率,从而足以利用量子纠缠来进行密钥的分发。
曾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任职的科学家邓肯·厄尔说,中国的进步似乎意义重大。厄尔现在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维斯塔的量子计算技术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2016年8月,中国在戈壁滩上发射了世界上首颗用于试验光粒子量子信息传输的卫星。这颗卫星被称为“墨子号”,以纪念公元前5世纪的一位中国哲学家。卫星发射激光束,为两台相距1120公里的望远镜分发量子信号,这两台望远镜分别建在德令哈和南山地面站。
接着,2017年6月,潘博士及其33名中国同事在美国《科学》周刊上称,传输取得了成功。他们说,其信号效率“比两个光子通过通信光纤双向传输(这一标准方式)高了若干数量级”。
在新论文中,潘博士的团队称,他们升级了望远镜和光学设备,精细跟踪了该系统相隔遥远的各部分的目标,从而提高了通信连接的效率。
量子计算技术公司的厄尔博士说,云雨等环境因素此前曾大大削弱中国在地球与太空间的传输。他在提到新披露的研究成果时说:“这是进步,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厄尔博士说,总的来说,北京似乎在解开量子谜团以及在太空中实际应用量子技术这场竞赛中远远领先于华盛顿。
2016年11月26日拍摄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与兴隆量子通信地面站建立天地链路(金立旺 摄)
本网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99周年,表彰在疫情防控工作和“创先争优”评比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6月24日,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庆...
中新社休斯敦1月18日电受天气原因影响,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决定将原定于1月18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测试延期至1月19日。该公司官网消息,由于飞船...
南部新城位置示意图。麒麟地块位置示意图。扬子晚报讯(记者马祚波)在1月15日举行的今年南京首场土地拍卖会上,位于南部新城的G107住宅地块历经72轮...
作为一个有强烈人文情怀的知识分子,丁帆先生一直在追寻和张扬知识分子精神。其散文集《先生素描》(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年1月版)就明确传达出...
周静(笔名秦简)所著《锦绣未央》《锦绣未央》首案并未涉及同名电视剧5月8日上午,为期两年的《锦绣未央》侵权案首案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宣判...
1月16日下午,成都举办的“西部智谷帮贫济困名家书画作品义展义卖活动”在武侯区西部智谷D区盛大启动,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何志尧、原四川省工商联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