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发布的《关于做好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管理工作的通知》,传递出诸多信息。
特别是新政提及的“公、民同招”,为实现义务教育协调优质均衡发展,明令禁止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提前、跨市域掐尖招生,同时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时实施电脑随机录取等,直指当下“公弱民强”的畸形现状。
聊及新政,家住西安高新区的张先生已积极响应:“之前想办法让孩子进某高校附中是首选,按照新政策,一旦参加该校的摇号而未中,再回公办可能要被调剂,权衡之下,还不如直接考虑公办……”
更深层次的效应则在于,该新规以均衡义务教育资源为导向,后续在提升塑造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净化教育生态方面,颇具想象空间。
去年7月底,高新区抛出重磅消息——将斥资134亿元,一次性新建50所学校,同时改扩建学校87所。紧随其后,其他各区亦拿出了相应的提升计划。
据西安市教育局消息,至2022年秋季入学前,将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30所,增加学位38.95万个,预计总投资约500亿元。
——关于保障适龄儿童入学上,明确规定了像“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的办学行为皆为非法,并不能代替义务教育;
——关于学区范围的划分上,再次强调要坚持“免试、就近”的入学原则,特别是片区和学区一旦确定,要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关于特殊群体的入学上,尤其是牵涉的教育优待政策,将范围确定至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之内。
——关于招生入学管理上,明确了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报名、同步招生,并且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
公办学校“想招的招不来,想留的留不住,不想招的硬塞进来”;民办学校虽说有着优质的教师及生源,但为了保持其高升学率,自入学考试开始便充斥着浓浓的应试意味,学生只能一头扎在题海里。这与多年来提倡的推广全面素质教育初衷显然背离。
公办愈弱、民办愈强,以及滋生的诸多蝇营狗苟之下,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和谐生态更是无从谈起。
新政策对民办学校自主招生范围及权限做了明确规定,此前跨县域、市域掐尖招生造成的混乱,从源头上得到了扼制。
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区域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越群认为,此举对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的均衡,是种极为重要的促进与巩固。
“公、民同招”打消了一些家长在选择学校报名时的侥幸心理,也给民办学校后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王越群解释:“民办学校提前‘掐尖’路封了,只能抓好教学质量,公办也可以有更好的生源,从而实现义务教育协调优质均衡发展。”
新规对可能存在的操作空间进行了最大程度抹杀,比如各类考试、竞赛、培训等成绩或者证书,不得作为招生依据,再比如严禁以面试、面谈或者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等细则,可以说是对教育生态的一次强力“回血”。
粉巷财经(ID:nbdfxcj)此前文章曾反复提及,要解决基础教育问题,必须“伤筋动骨、触及灵魂”。
就在去年年中,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到,“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至于说一些人对此还有怨言,无非是此前畸形教育体系下的受益者,或者还包括一些为此付出诸多“努力”尚未收获的人……
诸如,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相关公示制度,畅通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如果哪所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出现变相考试、掐尖选生源、无计划超计划招生,或者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收取与入学挂钩的各种费用、跨区域招收等现象,都将视情节给予约谈、通报批评、追求相关人员责任等处罚。
如果是民办学校,还将面临减少下一年度招生计划、停止当年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等处罚。
近期,关于特殊群体入学方面的规定,像消防救援队伍人员、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的入学上,不少地方都出台了相应的优待政策。对此,网络上出现一些不同声音。
其实,有些账很好算,比如次战疫医护人员的子女,有多少刚好参加今年的幼升小、小升初?
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的第一顿饭,白领们吃得好吗?本土连锁便利店品牌便利蜂近日发布《白领早餐报告》。数据显示,每10个白领就有1个从来不吃早餐...
以“智能”为引领,家用电器迎来全面消费升级,我国正进入新一轮老旧家电更新换代高峰期。各地应积极创新做法,拿出真金白银,推动高效智能绿色家...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10月5日至7日,2020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逐一揭晓,各奖项“名花有主”,诺贝尔奖...
10月24日,在2019科大讯飞1024全球开发者节在安徽合肥盛大召开。会上,科大讯飞以“开放·合作·生态·共享”的理念既发布了AI生态产品,又发布了AI新技术...
9月5日,腾讯召开“理性公益正当时”99公益日启动仪式,宣告今年99公益日正式开启。今年99公益日进一步加强透明化制度建设,全面升级“透明度组件”...
当按下两个月“暂停键”的湖北正式重启,第一天的交通出行情况将会如何?3月25日零时起,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有序恢复对外交通...